轮毂按材质可以分为二大类:钢轮毂,合金轮毂。
1、钢轮毂主要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抗金属疲劳能力强。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如重量大,惯性阻力大,散热性较差等等。
2、合金轮毂其优点是重量轻,制造精度高,强度大,惯性阻力小,散热能力强,视觉效果好等等,缺点是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合金轮毂多以铝为基本材料,适当加入锰、镁、铬、钛等金属元素而成。和钢轮毂相比,合金轮毂具有节能、安全、舒适等特点,所以越来越多的汽车已经把合金轮毂列为标准配置。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合金轮毂的三大特性:
1、节能合金轮毂的重量轻,制造精度高,在高速转动时的变形小,惯性阻力小,有利于提高汽车的直线行驶性能,减轻轮胎滚动阻力,从而减少了油耗。
2、安全铝合金的导热系数是钢的三倍,散热效果非常好,从而增强了制动性能,提高了轮胎和制动碟的使用寿命,有效**了汽车的安全行驶。
3、舒适装用合金轮毂的汽车一般都采用缓冲和吸震性能优于普通轮胎的扁平轮胎,使汽车在不平坦的道路上或高速行驶时,舒适性大大提高。
旋压铸造是轮毂制作过程中一项关键的技术,而在讲解旋压铸造前还是来讲讲轮毂的制作工艺。现如今铝合金轮毂已经逐渐成为汽车的标配产品,只有一些低端车型以及低配车型还在使用钢制轮毂。而铝合金轮毂在制作过程中首先是将金属物质加热至液态,然后将较高温的液态金属倒入不同样子的铸模,通过“低压铸造”“重力铸造”然后再通过打磨、抛光等精加工来做出较终成品。
重力铸造是比较原始的铸造工艺,就是将融化的金属液体靠自身重力流入轮毂模具中,待液体充满整个模具后冷却,之后经过加工便可以出厂了。这样的制作工艺方法简单且成本低,但由于靠液体自身重力来填充,所以很容易出现瑕疵,比如轮毂中会有气泡,导致轮毂受力不匀,容易出现断裂等情况。
低压铸造目前已经逐渐取代重力铸造技术,将金属液体通过设备施加压力灌注到铸模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保持一个恒定压力,在保证了金属液体的密度同时,也保证了凝固后金属的强度。并且低压铸造的过程全部由机械完成,并且铸造成型的良品率高,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所以目前汽车厂商*的铸造铝合金轮毂都是由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
而旋压铸造技术则是在铸造技术上演变而来,在铸造后的毛坯轮毂进行在加工处理,主要是对轮辋部分进行旋转冲压,这个过程中轮辋部分被加热同时旋刀进行旋转,将轮辋逐渐拉长变薄。此时轮辋内部金属分子排列更为紧密,所以此处的金属强度更高。
就是这样的一个步骤让铸造轮毂的产品品质可以与锻造轮毂媲美,虽然在重量上会有些差距,但好在是价格上有个更大的优势。